临床营养科 江妙君
近年来,肥胖已经成为影响我国国民身体健康的重要因素。肥胖不仅是一种疾病,还是很多疾病的诱因。和正常体重的人相比,肥胖人群更容易患上高血压、冠心病、脂肪肝、糖尿病、脑卒中、痛风、高脂血症等疾病。
2018年全民营养周的主题是“吃动平衡,健康体重”,倡导人们平衡膳食,适量运动,实现健康体重管理,从而遏制当前超重、肥胖人群的逐年增加,改善因肥胖而引发的相关非传染性疾病高发的现状。
你需要减肥吗?
那么什么样的人需要减肥呢?科学健康的体重是根据我们的体重指数[体重(Kg)/身高(m)的平方]来衡量的。若体重指数大于或等于24为超重;若体重指数大于或等于28即为肥胖。此外,腹部脂肪堆积也是危险的,何为腹部脂肪堆积,比如说我们通常所说的“啤酒肚”就是其中一种。我国成年人腰围的红线是:男性85厘米(2尺6),女性80厘米(2尺4),如果你的腰围超过这些标准,无论体重如何,请立即减肥!
如何做才算是慧吃慧动呢?
首先是我们要学会“智慧饮食”。 “怎么吃?”永远都是减重的一大主题。只要学会聪明地选择食物,你依然可以在减重期间享受“吃”的乐趣。那些禁食、吃药的减肥方法都是不太靠谱的,也是不健康并且违背科学原理的。只有能够帮助一个人达到能量负平衡,这样的减重方案才是有效的,合理膳食搭配适量运动就是很有效的减重方法。
对于减肥者来说,智慧饮食就是要有选择性地“少吃”,在“少吃”的同时,既能达到全面均衡的营养摄入,又不会影响身体健康,消耗大于存储,才能减肥。另外,减肥者可找专业的营养医师根据其性别、年龄、身高、体重、职业、活动情况以及是否有其它疾病等资料,通过膳食调查,依据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、膳食指南等个体化地量身定制自己的减重饮食方案。
减肥总是不奏效,你可能做了这六件事
相信在很多人的减肥过程中,都有过这样的经历:减肥常常不见效果,或者一时有效,但过段时间后又出现反弹,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?总结起来主要原因有六点。
第一是进食高能量食物较多。有些食物外形看起来小,可所含能量却很高,如煎炸食品、奶酪蛋糕、酱猪蹄等高能量食物,即使自我感觉没吃多少,摄入能量也可能超标。
第二是爱吃零食。零食的增肥能力不容小觑,1两花生米有300千卡的能量,1两白酒有200千卡能量,1匙羹烹饪油有约100千卡能量,而我们中速步行40步才能消耗掉1千卡的能量。试想一下,如果你每日多进食1两花生米,就需要中速步行12000步来消耗!否则,这300千卡的能量就要变成脂肪存储在你的身体内了。所以减肥期间,要正规进餐吃饭,少吃或者不吃零食。
第三是平时爱喝甜饮料。减肥者要尽量不喝甜饮料,大杯咖啡能量330千卡,一小瓶可乐215千卡,如果换算成馒头的量也是很大的量。
第四是进食无规律。少吃一餐不一定全天吃得少,刻意少吃一餐,导致下一次就餐前饿得发慌,要么中途吃零食,要么就餐时大吃大喝,算一下总账可能比一日三餐吃得还多。
第五是晚餐吃得多。即使全天总能量不是很高,晚餐所占比例过高也可能增肥。要时刻谨记“早餐吃好,午餐吃饱,晚餐吃少”的健康原则。
第六是进食时狼吞虎咽。吃饭不仅为充饥,还是一种乐趣和享受,吃饭时应该集中注意力,用心体会美食。要细嚼慢咽,增加每口食物的咀嚼次数,使食物能更快消化吸收,更容易兴奋饱食中枢,较早出现饱足感而停止进食。
智慧运动,科学减重
“智慧运动”。运动也是体重管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对于减肥者来说,智慧运动就是要“多动”。“多动”是通过运动增加能量的消耗,但并不意味着你必须在跑步机上跑到筋疲力尽。一个好的运动一定是你喜欢并容易坚持的。例如,散步或慢跑,打太极拳或参加舞蹈、瑜伽课程,打羽毛球或篮球。运动可在调整肌肉的同时防止皮肤松弛,甚至可以增加肌肉比重,更重要的是其可以增加每日的热量消耗。
快速步行6000步,能量消耗大约在300千卡左右。而在我们日常运动中与之能量消耗相当的活动有:快速步行6000步;中速步行12000步;散步2小时;太极拳60分钟;瑜伽60分钟;骑车40分钟;游泳40分钟;网球30分钟。
控制好体重,就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,一方面我们要“慧吃”,另一方面我们还要“慧动”。康华医院临床营养科开展了包括肥胖在内的各种疾病的营养指导、营养治疗工作,并特配个性化膳食及配置各种口服营养液;并可针对儿童、青少年、孕妇、乳母、老年人及亚健康人群的营养需求,进行营养指导,为广大群众合理膳食营养,科学控制体重提供更多“慧”方。